Photo by Holden Baxter on Unsplash

第79期院訊《院長的話》生命之道五要點

文/呂沛淵牧師 (本校名譽院長、神學碩士科主任,主授系統神學、教會歷史)

論到從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,就是我們所聽見、所看見、親眼看過、親手摸過的。(這生命已經顯現出來,我們也看見過,現在又作見證,將原與父同在、且顯現與我們那永遠的生命傳給你們。)我們將所看見、所聽見的傳給你們,使你們與我們相交。我們乃是與父並他兒子耶穌基督相交的。我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,使你們(有古卷:我們)的喜樂充足。──約翰壹書一1-4

前言

約壹一1-4是全書的序言,與約翰福音的序言一1-18互相輝映。約翰壹書的序言,不像一般書信說明作者與收信人是誰(對照約翰貳書與參書),乃是開宗明義,立刻論到主題「生命之道」。這顯示使徒約翰寫此書信,是要向眾教會傳講重要信息,見證「生命之道」就是主耶穌基督,生命在他裡頭。一1-4的句法是引人入勝,扣人心弦,以五個關鍵詞(起初原有、顯現、傳揚、相交、喜樂)導出福音的最核心真理,可以稱為「生命之道」五要點。這是當時與今日教會所急需的持守與表明的(腓二14-16)。

一、永恆的聖道

  1. 約翰壹書以特別的方式起始,第1-3節在原文是一複合的長句,第1節有四個附屬子句論到「生命之道」,第2節是插入子句(見中文譯本的括號)說到「這生命」。約翰共用了四個附屬子句與一個插入子句來鋪路,第3節前半再用一附屬子句重述,後半才開始主要子句「我們……傳給你們」。然後說明使徒傳揚的目的是與信徒相交團契、喜樂充足。
  2. 論到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」:「生命之道」是指主耶穌基督,與他的話語與工作,整個福音都包含在內(約六68;腓二16;徒五20;十五7)。「起初原有的」就是約一1所說「太初有道,道與上帝同在」,約壹一2「原與父同在…那永遠的生命」。這生命之道是「自有永有」的,是從亙古而有的生命之主(哈一12;彌五2)。約壹一1-2的「原有」與「與…同在」兩個動詞是同一字,也是約一1的動詞同一字,這顯示聖子是永恆的道。
  3. 約翰特別說明主耶穌基督是具有永恆的神性,是聖子上帝,正如約一1-4所說的,為要駁斥第一世紀末期的異端(否認主的完全神性)。約壹二13-14說,真信徒認識「那從起初原有的」,認識「父」。約貳9說,常守主基督的教訓,就有父,又有子。今日的異端如耶證會與摩門教,都否認主的完全神性,他們根本就沒有神。

二、歷史中顯現

  1. 就是我們所聽見」(完成式動詞),「所親眼看見」(完成式動詞),「我們看過,又親手摸過」(簡單式動詞),這三個附屬子句說明了「永恆的道」進入時空,顯現給我們。也就是約一14所說「道成了肉身,住在我們中間」。這「生命之道」是約翰與眾使徒聽過、親眼看過、親手摸過 (路廿四39;徒四20;約十九35;二十27;彼後一16),道成了肉身,住在我們中間(約一14),這是傳道的人親眼看見,又傳給信徒的(路一1)。
  2. 這生命已經顯現出來」(簡單式),說明這是在時空歷史中的顯現(提前三16;提後一10;來九26;彼前一20);「我們也看見過」(完成式),對應一1;「現在作見證……又傳給你們」(現在進行式),使徒的使命是對萬民作見證,與傳揚生命之道(路廿四48;徒一8;太廿八19-20;約十五27)。約壹四14說這是他們所看見且作見證的。
  3. 使徒所見證與傳揚的就是「那永遠的生命」(約壹二25;三14-15;五11-13、20),這也是約翰福 音的主題(約一4;三16、36;五24;十一25;十四6;十七3;廿31)。那永遠的生命是「原與父同在,顯現與我們」(約壹三5、8;彼後一16-18;羅十六26)。約翰在第2節兩次強調「顯現」,為了要駁斥當時的另一異端幻影說(諾斯底主義的前身,否認主的道成肉身顯現),今日仍有類似異端,否認主具有真實人性。

、使徒的宣告

  1. 我們將「所看見的所聽見的」(完成式動詞),這是重複第1節所說的,「傳給你們」(現在進行式),表示現在繼續傳揚,此動詞可譯作報信、告訴、傳揚、報明、勸勉(太二8;八33;十二18;來二12;帖前一9;徒廿六20),在此是指公開正式的宣告。此句原文作「也傳給你們 proclaim also (even) to you」,「也(甚至)」的含意是也傳給你們外邦人,使徒是猶太信徒,傳福音給外邦人。這是神救恩計畫的實施次序,先是猶太人,後是外邦人(羅一16;二11)。
  2. 使徒奉差遣作見證,宣告傳揚這生命之道,這是他們從主所領受的大使命,將從主所領受的福音宣揚給萬民聽(太廿八19-20;可十六15; 林前十一23;十五3),這是親身經歷生命之道,且奉差遣去傳揚(可五19-20)。信徒聽見的要 存記在心,就必住在主裡面(約壹二24)。
  3. 使徒被聖靈感動說出上帝的話,不是出於人意,也不是隨私意解說(彼後一20-21;林前二13; 帖前二13)。所以,我們要領受聖經的教訓,堅守使徒所傳的福音,站立得穩(帖後二13-15)。

、相交的團契

  1. 使徒傳講的目的是「使你們(也)與我們相交」,使領受者(讀者外邦信徒)與傳講者(使徒)一起相交團契,動詞是現在進行狀態,表示繼續不斷的有團契。「相交fellowship」在其他經文譯作交接、一同得分、交通(徒二42;林前一9;腓二1;三10)。傳講生命之道給信徒,使信徒進入使徒團體(可三14)的相交團契,即在神的家裡的相交團契(弗二20-22)。教會中的團契是何等獨特的:被揀 選、君尊的、聖潔的、屬神的子民(彼前二9)。
  2. 我們乃是與父並他兒子耶穌基督相交」,原文結構是特別強調「我們的相交」不是普通的,「乃(確實)是與父…」(約十七21-22),基督徒 蒙召是被父神所召,與他兒子一同團契(林前一 9),這是在聖靈中的團契(林後十三14;腓二1-2)。這裡特別說到主的名字是「耶穌基督」(見三23;五20;約貳3),清楚顯明主耶穌是基督,是神的兒子(約廿31;太十六16;羅一3-4),可能是為了針對當時的異端(否認他的神性或人性),真信徒是不可能與背道者相交團契(約壹二19)。

、滿足的喜樂

  1. 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」,這是說到約翰寫作此書信的目的之一(參考二1;五13),是「使你們的喜樂充足」(約貳12),動詞「充足」是完成且持續的狀態,指在主的子民中相交團契中有滿足的喜樂(約十五11;十六24;十七13)。有古卷作「使我們的喜樂充足」,傳講者與領受者一同心裡充滿了主的喜樂(約三29;約參3-4;腓二17-18),真是撒種的與收割的一同快樂,。積蓄五穀到永生,真是永遠的福樂(約四36)。
  2. 主耶穌的「大祭司禱告」在約翰福音十七章,其中20-23節論到「信徒在主裡合而為一」,是以 聖父與聖子的合一為根源,24-26節說明這是 在永恆的聖愛裡,住在主裡面。這是我們在主裡相交團契的意義。腓立比書二1-5說明了我們當以主基督耶穌的心為心,使我們有一樣的心思,一樣的意念,這才是真正的交通團契 。
  3. 如此就必定有滿足的喜樂,因為是「住在愛裡面」與「住在主裡面」(約十七26),約壹四14說到使徒所看見且作所見證的之後,15-21節就以這兩要點來說明信徒在主裡的團契肢體生活,一同喜樂(帖前三9;林前十二26-27),這是在聖靈中的喜樂(羅十四17)。這喜樂的最終完全實現,是在主再來時,在新天新地裡(啟廿一1-5)。

結語:

  1. 永遠的生命之道,在歷史中顯現,藉著使徒的傳揚,信徒在主裡相交團契,得著滿足的喜樂。這是約翰壹書一1-4序言的五要點,也是約翰福音的主題與寫作目的,「生命在他裡頭,這生命就是人的光」(約一4);「我來了是叫羊得生命,得的更豐盛」(約十10);「認識……這就是永生」(約十七3);「因他的名得生命」(約廿31)。
  2. 約翰壹書從「永遠的生命」開始,總結是「這是真神,也是永生」(約壹五20),所以我們的心聲是「主阿,你有永生之道,我們還歸從誰呢?」(約六69)。這永生之道就信徒生活來說,有「信、望、愛」三層面:在信中傳揚真理、在愛中相交團契、在望中喜樂充足。
  3. 使徒傳講生命之道給我們,使我們進入那「生命的相交團契fellowship in Life」裡,就是「與父並他兒子的相交」裡。所以,我們在主的真教會裡,是彼此相交團契,肢體在元首主基督裡的合一(弗二19-22;四15-16;五30-32)。
  4. 我們的喜樂是從與主相交團契而來,我們在主裡的團契生活,使我們的喜樂充足。信徒若是不認真參與教會的團契生活,則不能享受主內真正的喜樂(詩篇133篇)。我們的主耶穌,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,就輕看羞辱,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,坐在神寶座的右邊。我們當注目仰望他為我信心創始成終(來十二1-2),活在「生命之道」
    的團契裡,「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們,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」(詩篇十六11)!

本篇文章收錄於《改革宗神學院院訊-2021 秋季刊》當中「院長的話」,歡迎利用電郵(crts@crts.edu)來信索取紙本(僅限台灣地區)。您也可以登記訂閱電子版(PDF):https://forms.gle/WUZftUBT1QqP6PBp9。改革宗神學院謝謝您的支持!

zh_TW